中國日報7月5日電(記者 鄒碩)7月4日,由中國人民大學、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創新創業教育分會聯合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創業學院、商學院、文化科技園共同承辦的《中國大學生創業報告》發布會暨“如何教創業”教育教學研討會在線舉行。上海財經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創新創業教育分會理事長徐飛,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原院長李新春,浙江大學社會科學部主任、管理學院原院長吳曉波等知名專家學者,報告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兼創業學院院長杜鵬,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院長、創業學院副院長毛基業,招生就業處處長、創業學院執行院長田傳鋒,文化科技園總經理、創業學院副院長白連永等學校負責人、來自10余所兄弟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專家參加發布會。
報告聯合主編毛基業教授發布了《2019中國大學生創業報告》年度報告。年度報告部分基于大樣本的調查,回顧了2017年以來報告研究團隊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行為、創業實踐、創業教育、創業支持等的研究數據,采用統計方法歷時性地分析大學生創業特征與面臨的挑戰。報告調查發現,2019年有超過75%的受訪在校大學生具有創業意愿,其中有超過25%的在校大學生的創業意愿較強。通過與2017年以來的持續調查數據對比,結果顯示大學生創業意愿更加趨于理性,受訪者有更明確的發展方向。大學生創業動機持續表現為以機會型創業動機為主,表明在校大學生創業動機主流是滿足自身愿望、興趣與實現價值相結合。
在高校創業支持方面,研究表明高校的創業理論教育和實踐活動對在校大學生的創業意愿及創業企業績效均有較為顯著的積極影響。多年調查的統計結果顯示,大學生創業者對高校創業支持(包括創業課程和創業實踐活動)評價呈現趨好的上升態勢,但仍有相當比例的大學生反饋創業課程和實踐活動存在缺口,從側面表明高校創業支持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有效供給不足。因此,在加強創業理論教育的同時,高校也需要構建多層次、多形式的創業活動實踐平臺和支持生態,建議從不同主體出發,高起點規劃、高品位設計、高標準建設、高效率運轉,打造更為充足和豐富的創業人才培養實踐育人平臺。同時,不同個人特征、創業階段的大學生對高校等創業支持機構提供幫扶的需求也存在差異性。因此,創業政策的供給也需要遵循創業活動本身的基本規律,深入理解大學生創業行為,針對特定人群和特定發展階段,根據大學生和創業者的創業流程、創業類別、創業重點扶持等方面建立起差異化和精細化的政策幫扶體系。
中國人民大學人工智能學院副院長竇志成教授發布了《2019中國大學生創業報告》的主報告部分。以“青年人工智能創新創業”為主題的主報告,深入分析我國青年人工智能創新創業的現狀與問題。報告從人才來源的角度將青年人工智能創新創業總結為四種主要模式:以海歸人才為主的技術型主導創新創業、以大公司背景為依托的社會人才創新創業、結合高校資源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和以科研機構主導的學術型創新創業。研究發現,以人才為核心的青年人工智能創新創業路徑逐漸明晰,智能賦能青年創新創業趨勢凸顯,但也同時存在人工智能創新創業亟需復合型人才、大學生人工智能創新創業能力亟待提升、企業扶持政策需持續深化、盈利模式尚需清晰等問題。
報告進而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教育、企業、政府與個人層面的對策建議。包括在教育領域要培養“有溫度”的新工科復合型人才,針對在校大學生增加人工智能創新創業基礎指導,推動校企合作;企業應積極與高校合作,推動成果轉化,強化內部管理,提升業務水平;政府則應發揮孵化器在幫助創業企業銜接外部資源方面的作用,為不同階段的創新企業提供針對性扶持措施;大學生個人需要樹立更加積極全面的創新創業觀念,培養開拓進取精神,提早開展人工智能相關創新創業職業規劃,從興趣出發主動學習人工智能相關知識。
在隨后舉行的“如何教創業”教育教學研討會上,聚焦創新創業教育發展與抗擊疫情、高校創業教育體系和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創新等主題,來自兄弟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專家代表開展了交流和探討,為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獻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