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不僅能承受和平衡門扉的重量,還可強固門框。故其門內部分是承托構件,門外部分是平衡構件。古時候的門沒有鉸鏈、合頁等,是靠門枕和連楹(宋代稱雞棲木)來固定門扇的,如果沒有門枕來抵住門框,開關門扇時就會搖晃不定。后來為了區分門第,便加大門的面積,門外枕石部分也相應地擴大突出,頭部越做越高,以至后來用料用工遠遠超過門枕的實際功能作用,并出現了類似鼓狀的抱鼓石。
石雕抱鼓常用有方形和圓兩種造型。大部分由三部分組成,下部結構為須彌座,中間雕刻成鼓形,上面雕刻花草、神獸等吉祥圖案,上部透雕獅子或麒麟貔貅等造型。石雕抱鼓在古代的使用是有等級之分的,獅子型石抱鼓為皇室,鼓型為高級武官所用,抱鼓石帶獸吻頭為低級武官,箱型帶獅為高級文官,箱型帶雕飾為低級文官,箱型無雕飾為富豪大家之用,而普通市民只能用門枕石。
漢白玉通體潔白,也用于雕刻佛像等,西方從古希臘時代就用白色的大理石作為人像雕刻材料。 從中國古代起,就用這種石料制作宮殿中的石階和護欄,所謂“玉砌朱欄”,華麗如玉,所以稱做漢白玉。天安門前的華表,金水橋,宮內的宮殿基座,石階,護欄都是用漢白玉制作的。